JBO竞博为你读书 从电子邮件到微博网络文化载体知多少

  新闻资讯     |      2023-08-18 08:55

  JBO竞博上一期我们主要讲到了互联网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本期我们就一起聊一聊网络文化的载体。

  现在,一个普通人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早上骑着共享单车或乘坐网约车到公司,先给工作伙伴发送电子邮件,然后打开微博看一下热搜,或者打开新闻客户端了解时事,中午也许会用外卖App点餐或者到饭店吃饭然后使用移动支付进行付款,下午给家人朋友发发微信,如果有时间了,可能还会上网看看视频娱乐一下。

  你看,互联网已经渗透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载体从最开始的网站、电子邮件、聊天室、BBS论坛,发展到了QQ、博客和现如今的微博、微信,当然还有近两年出现的各种短视频平台,等等。这些网络文化载体的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对其的详细介绍。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是谁发的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1969年10月,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伦纳德教授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给他的同事,这条消息只有两个字母:“LO”。第二种说法是,1971年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阿帕网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参加这个项目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由于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机,就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雷·汤姆林森研究出了一个借助网络能在不同电脑之间传递数据的程序,并选择“@”这个符号作为用户名与地址的间隔,因为符号“@”不会出现在任何人的名字当中。由于阿帕网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符号“@”的引入,电子邮件诞生了。

JBO竞博为你读书 从电子邮件到微博网络文化载体知多少(图1)

  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虚拟与真实相映衬”。一个人的邮箱地址可以是虚拟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可以是虚拟的,他们可以隐瞒真实姓名和身份。传播与接收的信息内容也可以是虚拟的,广告邮件、欺诈邮件、暴力邮件等,占据了电子邮件传播的一定比例。同时,电子邮件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又可以是真实的。在我国,一些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电子邮件基本上都实行实名制。

  电子邮件的第二个特点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有一首歌里唱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歌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过去传统书信的浪漫。电子邮件同样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网络文化载体,它打破了传统书信的时空界限,可以在一瞬间将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出去。

  电子邮件的第三个特点是,民用与商务相结合。电子邮件简便易行,是网友交流日常生活情感的渠道,也是商务联络的主要桥梁。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每年春节前夕发给每位员工的电子邮件,既有家书般的个人交流,又有浓厚的商业气息。

  在电子邮件之后,相继出现了聊天室、QQ 和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它们的出现和快速增长,使个体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让网民通过网络实现了即时对话与直接交流。

JBO竞博为你读书 从电子邮件到微博网络文化载体知多少(图2)

  网络聊天室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巅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以相信,那个时期的网瘾现象,除了热衷于网络游戏,还有沉迷于网络聊天室。聊天室通过专门设置的网络论坛、网络主题,或者按照同一个城市引发的同城效应,让万千网民在同一聊天室进行实时交谈。那时的商业门户网站无一例外将聊天室作为聚敛人气、增加点击率的主要业务增长手段。新浪、搜狐等中文网站专门根据中国网民特色设置出各色网站聊天室,吸引着八方来客。一到晚上特别是周末,大大小小的网吧人满为患,有些热门聊天室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聊天人数,需要早早进入,一不留神就被占满,需等到有人退出才可补缺。

  1996年11月,四名以色列籍年轻人推出了全世界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ICQ,就是英语“I Seek You”的谐音,意思就是“我在找你”。新的网络聊天室诞生了。1997年,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接触到ICQ,决定开发一个中文版的ICQ,开辟中国市场,因此就有了最初的OICQ,也就是现在的QQ前身。20年间,腾讯QQ基本上已经占领了中国在线%以上的市场。

  即时通信工具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是非线性传播。即时通信传播的信息是无数网络用户发出的,也为所有在这一聊天室的人共享,没有严苛明确的传播方向。无论在QQ群、MSN群组、微信朋友圈,还是聊天室里,不论是发出信息还是接受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

  即时通信非线性传播的直接效应,则是中心分散化,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从传播的信息内涵上看,聊天室的消息结构是杂乱无序的,也是缺少中心的。即使在同一主题的QQ、MSN群组里和微信朋友圈,也是在时刻冒出多个议题。

  第三个特点是,内容屏蔽化。你有没有在QQ或微信聊天时使用“隐身”或“免打扰”功能呢?即时通信既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封闭的,QQ、MSN和微信等的隐身潜水“免打扰”功能,就是为了有选择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最后一个特点是,语词多元化。你在用即时通信工具与朋友聊天时,一定会时不时地用到一些生动简洁的网络符号,例如,用英文字母GG表示“哥哥”,LG表示“老公”,数字1314表示“一生一世”等等。即时通信传播的网络文化发展,催生了多元化的网络语言。

  BBS,也叫“论坛”,是另一种形式的网络文化载体。曾经,“天涯论坛”“西祠胡同”等BBS在网络上火爆一时。随着即时通信软件的不断完善,现在除了高等院校的BBS还依然火爆,其他大多数的论坛用户数都一路走低。

  论坛作为一种网络文化载体,特点有哪些呢?我们可以总结为:第一,是反馈的流畅性。在论坛中,受众可以通过跟帖的方式对发帖方进行反馈,告知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民众对某些事件的普遍关注,投射到论坛,很快就会形成网络舆论的焦点,引发更多的跟帖评论。

  第二,是交流的自如性。每个论坛用户,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发布和接收信息,在轻松平和的气氛中抒发感情,无拘无束地交流信息。

  第三,是传受的平等性。在论坛上发帖、跟帖时,人们的年龄、学历、知识、社会地位、财富、外貌、健康状况等限制都被打破,参与BBS的人可以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与其他人进行任何问题的探讨。

  第四,是群组的凝聚性。网络上有一句戏谑的话,叫“帝吧出征,寸草不生”,意思是说“帝吧”这个话题讨论区的网友们极其有凝聚力,可以齐心协力地去做某件事。这就是群组的凝聚力。BBS的群体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大家都视自己为群体中的一分子,维护群体的利益。

  第五,是领袖的导向性。在论坛里,总有一部分成员具备大量的网络经验,并通过发表有一定见地的言论在论坛中建立威信。他们在论坛中发起广受瞩目的话题,吸引大量的成员参与讨论,对周围其他成员产生强烈的影响力,成为论坛的中心人物,这就是“意见领袖”。

  随着互联网覆盖范围的扩张和基本技术的普及,全民娱乐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草根文化借助网络风生水起。作为草根文化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博客和微博提供了大众与精英同台共舞的平台。

JBO竞博为你读书 从电子邮件到微博网络文化载体知多少(图3)

  博客最初的名称是Weblog,按字面意思就是网络日记。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当年,以新浪为代表的中国商业门户网站纷纷将发展博客作为业务拓展的突破口JBO竞博。2005年9月8日,新浪博客上线日,某演员的博客点击量冲破千万大关 。

  作为网络文化的使者,博客具有个性化、持续性、真实性和先导性等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倒推一下,怎样的博客才是有人气的博客呢?首先,要有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这是博客文体能够吸引博客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其次,博客是一种坚持,就像学生时代写日记一样,博客是博主每天的“必修课”,需要经常甚至每天更新,将博客写作作为习惯,才能使别人阅读博客成为习惯。另外,要写作出点击率高、受人追捧的博文,成为一名受人欢迎与尊重的博主,往往需要以真实的身份面对网友,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挚地呈现在网络日志里。

  在QQ、MSN、博客这些互联网工具之后,“微博”又一次让人惊艳。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又被网民戏称为“围脖”。微博进一步突破了名人与普通人之间的门槛和界限,在明星中也风靡一时,成为积攒和衡量人气的平台。

  2006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微博服务——Twitter出现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经常在推特上通过个人账号发布动态,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牌“推特网红”。截至2017年1月,特朗普发了3.43万条推文,粉丝数2030万。

  2009年7月,新浪网开始对其旗下的新浪微博进行内测,真正掀起国内微博的发展浪潮。自此,微博正式进入国内网民的视野。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巅峰期的3.09亿人,微博成为中国网民日常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作为博客的衍生产品,微博的草根性更强,具有便捷性、原创性、联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也有网友戏称,微博革了博客的命。

  任何微博用户随时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轻松发布和接收信息。微博的内容由简单的言语组成,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用户可以在微博中发布只言片语、残章断句、短诗小评,自由随意。微博的原创内容占了很大比例,用户只需把头脑中最原始的状态记录下来,呈现出原生态的真实面目,即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博。原创因素,使微博成为网络社会中最大众、最亲民的平台。微博还有联动性,通过关注博主,有可能在此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人,这种链状的联动关注增强了微博的联动性。微博更有即时性,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发布实情实景,快速的信息流动体现了更为快捷的生活方式。一条条140字以内的有限表达构成了每个微博用户的口水账,但是正是这些生活的点滴成了用户生活的调味品。

  好了,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关于网络文化的载体及发展,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从电子邮件到微博,网络文化就存在于这些各不相同的载体之中。那么,网络文化生态又如何呢?下一期,我们就跟随作者来进行“网络文化生态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