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湾前阵子做一期在“手机上折腾PC游戏”的节目,他们在一台搭载了骁龙8Gen3(第三代骁龙8)芯片的ROG8 Pro手机上,通过转译和多种中间工具模拟出Windows环境,装上Steam,测试了《鬼泣5》《最终幻想7重制版》《星球大战:堕落武士团》《幻兽帕鲁》,乃至GTA5和《赛博朋克2077》等大作在手机上的性能表现。
结果出乎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即便架构不同,即便芯片性能经过转译后有很大损失,8Gen3还是把不少比较新的3A大作跑到了“可玩”的水平。《鬼泣5》在锁30帧+720P画质下,功耗不过4~5瓦,接个蓝牙手柄就能直接玩,能效比相当惊人。性能全开+主动散热后,《最终幻想7重制版》这样的PS4末期大作可以跑到50帧左右的速率。至于GTA5这样的老3A,拉满性能可以轻松稳定在60帧左右。当把帧数限制在30后,功耗即被控制到4~5W上下,相当于玩普通手游的能耗,此时的游戏体验依然很体面——要知道这些都是隔了一个大幅影响性能的转译层的前提下。
视频发到YouTube上后,热评里点赞最高的是“我真的一看到标题就进来了”,另一位网友在热评下面附和道,“虽然手边有Rog Ally,但可以的话还是手机跑最方便”。
观众的热烈反响印证了一种旺盛的求知欲,即“手机芯片发展了这么多年,到底相当于PC处理器和显卡的几成功力?”
这并不是一个能一言以蔽之的问题,手机芯片的ARM架构采用的是简单指令集,而PC处理的X86架构采用复杂指令集,运行环境不同,无法一概而论。但“比大小”又始终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于是经过纸面参数和各路科技媒体的测试,目前大致能粗略得出的结论是,高通骁龙8Gen3的CPU性能大致相当于第十代i5,而图形性能则相当于N卡的GTX 1650,同时还支持后者所没有的硬件光追。当然8Gen3整体是个集成度很高的芯片组,还支持了音频处理、5G、WiFi-7等通信模块,这方面因为在PC上没有合适的对照基准,暂且略过不表。
根据极客湾的测试,在经过ARM转译X86之后,8Gen3只剩下了相当于4代i5的性能,在测试中CPU频频成为瓶颈,导致GPU部分甚至跑不满全部算力。但毕竟这是目前少有的系统性转译测试,让很多观众从另一个维度领教到了今年8Gen3的性能。长久以来,移动和X86游戏处于不同的参考坐标系中,这个测试让大家对如今的手机芯片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
事实上,手机上的“PC模拟器”已经发展有一阵时日了,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测试。国外一些爱好者社区已经让这种体验进入了实用阶段,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极客爱好。比如你可能见过有人用手机上Yuzu模拟器运行缩水严重的NS版《巫师3》,但实际上,今年已经有玩家在8Gen3手机上流畅运行PC版《巫师3》——帧数正常,只是因为转译和驱动的问题会遇到一些崩溃Bug。
一位观众评价道,“在2015前《巫师3》发售的时候,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如今我们手头设备的技术水平实在太强了”。
如果只玩手游,其实很难对这种技术进步有明显的感知,毕竟4年前大家就在用《原神》当手机性能测试Benchmark,今年用的还是《原神》,主流游戏市场的商业格局和流行趋势并未发生很大变化。
但在更细分的游戏领域,已经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原本放任自流野蛮生长的软硬件生态,与小众而多元的用户需求结合,无意间孕育出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所谓的掌上游戏设备,是指一部分追求更高的玩家,已经不满足于在日常手机上打打主流手游,而是寄希望于术业有专攻,用专业设备来提供更完善的游戏体验。
这是一个反直觉的趋势,毕竟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专业掌上游戏设备的生态位早已被手机取代。原本在智能手机兴起之时,传统掌机的衰亡命运便已被宣告,只有任天堂靠着“主机+掌机”的双模成功至今,专门的掌机如3DS、PSV等早已停产。而即便是专门的游戏手机,也一度被质疑其市场定位和需求,大浪淘沙后只有少数几个品牌在坚持。
但专业掌上游戏设备的市场又确确实实在回暖。自从Steam Deck开天辟地,盘活了X86掌机的生态,紧随其后的Rog Ally也在Window掌机市场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仅仅是在3年前,Windows掌机还是一个只有GPD、AYANEO、壹号本这类中小厂商才会另辟蹊径夹缝求生的平台,现在这个赛道已经挤满了华硕、联想、微星等PC大厂。
而在ARM阵营,掌上游戏机的生态要更为多元。随便举几个圈内耳熟能详的型号,高端有奥丁2和Pocket S,中端有Retroid系列,入门级有Miyoo、周哥、Trimui等各色开源掌机。市场十分活跃,南宫28APP周周有新机,涵盖了从200到4000价位的不同消费群体,养活了好几家在国内和海外都销量可观的掌机品牌(这些品牌又大多来自于中国)。搁几年前,这是任何分析师都无法预测的市场走向。
为什么在智能手机极度发达,游戏娱乐唾手可得的当代,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单独花钱购买一台掌上游戏机呢?这是一个多方因素促成的结果。
对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的朋友,应该记得前些年行业里曾经出现过一些安卓游戏主机,国外有OUYA,国内有战斧。它们试图复制传统主机的路线,打造专属的游戏生态,但都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失败。
与这些先驱者们不同,这两年这些以Linux/安卓为系统的开源/闭源掌机,已经彻底放弃了原生游戏生态,不约而同地走了模拟器这条捷径。它们从系统和内置应用上,就提供了对各类模拟器环境的支持。
是的,模拟器构筑了当代掌机的游戏生态基础。也因为模拟器本身处于灰色地带,运行的都是“别家的游戏”,也让大部分此类掌机被称为“寨机”。
但与多年前粗糙的山寨掌机不同的是,这两年各品牌的掌机,无论在性能、续航、屏幕、操控、工艺上,都体现出了一定的水准。拿去年的小爆款RG35XP来说,300多块的机器,4:3全贴合屏幕,按键手感合格,性能上至模拟PSP,仿GB经典造型。装到裤兜里,随手拿出来把玩一会,有种盘核桃的愉悦感,因此这类小掌机又叫赛博核桃。
同时,虽然造型寨了点,但理论上只要官方不预装游戏ROM,不提供主机Bios文件,便能规避法律上的风险。于是这类掌机不仅在中国的电商平台销量如虹,在美国亚马逊上也卖的飞起,与最强法务部任天堂相安无事。
如果仅限于这些低性能开源掌机,主要玩一些PS以下的老游戏,那么这些机器依然逃不过赛博核桃的定位。之所以这两年出现了高性能掌机,能在“手机+拉伸手柄”的竞争下卖出去,客观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原因一当然是前文提到的芯片性能的提升。去年发售的奥丁2是安卓掌机圈的一个里程碑。之前因为各杂牌掌机出货量普遍低,定位下沉,很难拿到最前沿的高端芯片,都是由联发科、虎贲、全志之类供货,国产化倒是很彻底。到了奥丁2,直接搭载了当时最强的高通骁龙8 Gen2,而且还加了主动散热,性能释放十分惊人。到了这个性能级别,模拟PS3之下的所有机种都不在话下(理论上NS也可以但不建议,现行主机更应支持正版)。
近期开始预售的AYANEO Pocket S,在硬件规格上更为激进。去年8月高通宣布了他们最新的游戏平台:第二代骁龙G3x,专为掌机而生,纸面性能比同期的8 Gen2(第二代骁龙8)高不少,可以实现15W的持续功耗输出,而Pocket S便是首款搭载第二代G3x平台的设备,因此备受圈内关注,预售价也高达2799起。过去这种小众赛道很难支撑得起这个规格的硬件产品,侧面也说明了掌机市场受众的拓宽。
原因二,中高端安卓掌机之所以这两年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以太模拟器的横空出世,让移动设备啃下了PS2这块硬骨头,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游戏阵容”。诞生于2021年末的以太模拟器,可以说一出道便巅峰,以难以置信的完成度秒杀了早先的“呆萌”等低效PS2模拟器,甚至比PC上的模拟体验更优。可以说,若少了以太模拟器,大部分高端安卓掌机的上市底气恐怕得灭掉一半。
最后,光有性能和软件也不够,PC的性能足够强大,模拟软件也早已成熟,但也没多少人愿意在电脑上打模拟老游戏,这涉及到一个周边支持度的问题。掌机目前的模拟生态,是有种“收藏”的文化气息在里面的。因为有很多爱好者团体会针对热门机型,定制美观的整合前端,封面、简介、遮罩,滤镜等等,赋予了安卓掌机一些“数字收藏馆”的价值,使其变成了一种类似数码潮玩的东西。装上天马G、大水杯等美观易用的整合前端后,整体UI可以说赏心悦目,远非一个光秃秃的模拟器图标可比。即便不玩,光是浏览收藏的无数机种和游戏也非常养眼,这便是软硬件生态协同带来的加成。
再者,这两年可能是手机拉伸手柄市场竞争激烈的缘故,硬件外设发展得异常迅速,南宫28APP摇杆按键之类的基础硬件被卷出了一个新高度,几十块的入门级手柄也能用上线性扳机和霍尔摇杆(作为对比,四五百的Joycon还老摇杆漂移呢)。如今市面上的主流掌机大多手感过关,操控一扫早年的生硬廉价感,毫无疑问是吃到了这个红利。
前面提到的主要是硬件性能等客观因素,接下来我以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去聊聊主观上为何游戏掌机重新受到玩家的青睐。
我是在年初开始入坑开源掌机的。第一台设备是前文提到的RG35XX Plus,平时就带在身上,还安利给朋友好几台。结果前段时间不幸遗失,又购入一台RP2S,使用至今。两台机器使用下来都比较喜欢。
这种掌机机器性能不高,小巧精致,带在身上没什么负担,适合随时把玩。虽然能模拟到PSP,但4:3的屏幕更适合玩PS及之前的老主机。它们之于我,主要解决了游戏动力的问题。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用掌机通关了此前一直想补课但开头总是放弃的《最终幻想6》,耗时30小时,目前正在玩《天地创造》。除了游玩方便,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机器内置的Retroarch在金手指和存档读档太方便了,丝般顺滑,在不影响游戏乐趣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少了上古游戏中的一些过时设计导致的负面体验,使补老游戏成为了一个正反馈极强的过程。
如果你有比较严重的游戏阳痿,对一些经典名作有心尝试却无力坚持,那么这种怀旧小掌机就挺适合的。它的形态、操控和易用性,会让你比较容易重新找回游戏的乐趣。
与此同时,我还有一些更高性能的怀旧需求,如PS2和NGC。奥丁2我又嫌太大太重不方便,正好公司里也有一台之前采购的ROG 8 Pro测试机,这段时间我就拿来当我的备机用。
不得不说,有一台游戏手机来当备机,体验实在是太好了。虽说一开始是为了测试模拟性能,主要用来打打怀旧游戏,但后来我把主力手机的手游也全部卸载了,都放到ROG8里,这极大地减少了我的电量和存储空间焦虑。
这是一种挺微妙的心理感受,理论上一台手机能实现全部的日常应用和游戏需求,但专机专用后,虽说携带的设备更多了,却有一种卸下重负的轻松感。我平时也玩一些现代手游,像是《崩铁》《暗区突围》《逆水寒》等,理论上我的主力手机也能跑得动最高画质,但你懂的,能跑和能长期跑是两码事,平时玩手游在画质、发热和续航上免不了要做一些取舍。而在备机ROG8上,这些游戏的画质可以无脑拉到最高,支持光追和高帧率选项一律打开,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其余时间我主要用这台ROG8来补PS2游戏,虽说8Gen3对于模拟PS2已经绰绰有余,但连《北欧女神2》这种众所周知的硬骨头都能啃下来,依然让我比较意外。《北欧女神2》是我数度想补的作品,早年没有中文版,后来有了汉化,但这个游戏出了名的难模拟,彼时我的电脑性能还不够,后来也没了折腾的心境,这十来年一直未能好好玩一次。
终于,用ROG8加上一副在某次活动上收到的拉伸手柄(应该是小鸡G8),我顺风顺水地打了20多个小时的《北欧女神2》,目前已经接近通关。游戏的战斗系统就如期待的那样,好玩到睡不着觉。当然《北欧女神2》依然是出了名的难模拟,大部分安卓设备都需要用金手指来去除画面特效才能勉强流畅,但在加装了8Gen3的游戏手机上——说实话,南宫28APP看到不需要更改任何设置就能以3倍分辨率近乎完美运行的《北欧女神2》,这比任何现代手游的华丽画面都更能让我直观感受到手机性能的进化。
在现代社会中,游戏是一种极易获取的资源。理论上,一台电脑+一部手机,能解决绝大多数的游戏需求。也因此,买游戏手机的会被看做多此一举,买安卓掌机的会被群嘲——“手机+拉伸手柄不就够了吗”?买Win掌机的会被质疑智商税——“怎么不买游戏笔记本”?至于买游戏笔记本的,则会被建议配台式机性能更好。但事实上,玩家的消费心态,早已从过去的解决“有游戏玩”,细分出了更加多元垂直的需求,我们想玩得专注、玩得便捷,玩得极致,从而催生出如今琳琅满目的细分掌机市场。
在可以看到的未来,这种百家争鸣的市场环境还将持续一阵子,直到或许任天堂的下一代NS或Valve的下一代Steam Deck带来新的革命,重新定义掌上游戏市场。不管怎样,PSV这些正规军撤退后,掌机市场的空虚曾被一成不变的智能手机填满,现在总算迎来了一些野蛮生长但欣欣向荣的生态。虽然以模拟器为主导的游戏硬件市场注定小众,也不免灰色,但游戏本就是一个存量极大的内容池。随着出生率降低,游戏玩家群体年龄渐长,如何优雅地沉浸在怀旧游戏长廊中,将会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市场需求。